開學第一週,臺南市社區營造協會理事 李珊珊老師帶領社區小旅行班級參訪精功社區與信國社區認識特殊滇緬民族文化,品嚐香草特色風味餐還有吳寶春師父研發的歐式麵包,體驗水彈遊戲,穿著特殊民族服飾,共度了一場歡樂的難忘時光
不過此趟戶外教學可不只是單向的學習,班級學員還有項重要任務──提供社區遊程建議,學員們這幾年跟著姍姍老師深入臺灣許多執行社造的社區,看見不同社區的魅力,也與各社區學習、交流社造經驗和過程。在這趟旅程中,學員們以過去累積的豐富視野,從旅行者的角度,與其他社規師併肩合作,一同提出社區遊程的建言,協助社區發展更完善的旅遊
對社區營造/規劃有興趣的民眾,歡迎加入 「園藝設計、社區足跡小旅行」一起共學
期初
學員們默默耕耘著手中的竹編作品
有學員將貼布刮灰完的作品上生漆,提升作品質感
也有學員練習不同編法,為新作品打底
大家按照各自步調持續精進自己的手藝
讓人好期待未來學員們成長後的面貌
◣前情提要
市府於今年陸續整治二仁溪南萣橋側,南關社大考古小隊趕在廢棄物遭清除前到現場進行考古調查,獲得了歷史的各種遺留物
◣正片開始
帶著這些遺留物,考古小隊前去拜訪水龍伯,一探這些遺留物的身分來歷
水龍伯是二仁溪環境運動的重要推手之一,他曾二仁溪畔"煉金",後來體認到廢五金對環境和人體的危害後,轉而倡議二仁溪汙染問題,因此對哪些廢棄物含有有價金屬以及如何處理非常熟稔。
考古小隊透過辨識這些遺留物,嘗試拼湊物品的生命史:它們從哪裡來?用途是什麼?被廢棄後又是如何處理?看見二仁溪廢五金產業的勞動與環境的動態性變遷
鏘鏘~社大 easy烘焙go 的 楊清源老師 推出中秋禮盒啦.ᐟ
吃著軟糯香甜的芋頭麻糬酥,一起月圓人圓圓(๑´ڡ`๑)
✦訂購資訊
訂購價格:6入330元/12入540元
訂購時間:即日起至9/13(五)晚上9:00
訂購方式:至社大新豐高中辦公室訂購
洽詢電話:06-2394763
✦領取方式
領取時間:9/16(一)晚上6:30-9:00
領取地點:至新豐高中辦公室
.ᐟ 注意.ᐟ 因商品為食品賞味期限較短,故不接受取消退費及延後取貨
踏訪歸仁樹爺爺
在我們生活周遭中,存在著各式各樣的老樹,對他們了解有多少.ᐟ
隨著聚落擴張與環境開發,原本樹木的生活空間受到改變與限縮
跟著 沈介文老師 一起騎著自行車遊於歸仁市區之中,
透過現存老樹的故事,講解環境與生長狀況,認識我們的 老樹鄰居
●活動資訊●
活動時間 │ 2024.09.15 上午8:00-11:00
集合地點 │ 新豐高中校門口
活動費用 │ $400 (活動、保險費)
報名時間 │平日晚上6:30-3:00,週六早上9:00-11:00
報名地點 │ 新豐高中辦公室
洽詢電話 │ 06-2394763
春仔花為傳統民間細工工藝,以絲線/繡線纏繞鐵絲和紙片,再彎折成各式造型,表達深刻的祝福
吳秀月老師以春仔花表現在地保育類動物--穿山甲的可愛身影
將傳統工藝結合當代環境議題
藉由手作讓學員認識穿山甲和相關生態/環境議題
今晚是最後一次免費旁聽的機會,對手作或春仔花工藝有興趣的民眾歡迎到辦公室辦理旁聽哦
那些時間和河流都流不走的
留在溪畔,成為了人類活動軌跡的見證
繼之前考古小隊實際到二仁溪畔考古,並清洗產業遺物後,接著將進入下階段---辨認的工作
下週日小隊將拜訪茄萣舢筏協會 蘇水龍顧問,請 水龍伯 協助小隊認識這些二仁溪產業歷史的文物,了解凝結於物品上的時間和故事
邀請大家一同來打開二仁溪產業的時光膠囊
了解土地、河川和人的交織
p.s. 我們還會一起參觀水龍伯的友善農園,踏踏土地,摸摸植物,放鬆身心(*¯︶¯*)
活動時間 │ 2024.08.25 上午10:00-12:00
集合地點 │ 南區永成路二段"南方瓦斯 元亨站"
**限額五名**
報名時間 │平日晚上6:30-3:00
報名地點 │ 新豐高中辦公室
活動費用 │ $150 (活動、保險費)
洽詢電話 │ 06-2394763
【113秋季班銅板體驗課】
看名字覺得霧煞煞,不確定課程內容到底適不適合自己嗎?
8/12開始將為期兩周銅板體驗課
讓你用1小時搞懂「原來______課可以學到這些東西!」
歡迎對課程好奇且有興趣的朋友,只要花銅板的價格,就能了解課程內容!
● 報名期間:8/1~8/22 (手工藝類課程請於開課日前兩天報名;其它課程報名截止日為開課前一天)
● 報名方式:線上表單 / 來電登記 / 親至辦公室報名
● 表單連結:https://forms.gle/HDB5r7K3CsBh83z37
● 報名費用:報名費用:原價80元,於上課時繳交;上課當日前先至辦公室繳費,可享優惠價50元( 有特別標示者以標示價為準)
● 聯絡電話:南關社大 06-2394763 (請於週一到週五晚上14:30-21:00來電)
***請珍惜老師辛苦備課成果,如需請假請來電通知***
上週六(7/20)是農曆六月十五日,社大為延續在地過半年節食半年圓的習俗,與新媽廟社區發展協會共同舉辦 吃圓仔聽故事 的教育推廣活動,與社區居民一起搓湯圓吃湯圓,邀請在地文史工作者—許耿肇老師講解半年圓習俗,還有於媽廟社區進行田野調查的師生分享階段性成果。
半年節這項習俗自清代即有記載,家戶為感念祖先和神明這半年的庇佑,和祈求下半年的豐收,便"雜紅於米粉"準備半年丸祭祀,許耿肇老師帶著民眾一同遊歷他在南關線傳承這項習俗的過程和故事。從2007年在媽廟發現有家戶過半年節這個習俗開始,一度以為這項習俗已經消失,後來竟在菜市場聽到有人寒暄昨日有沒有吃湯圓,開始查找文獻,紀錄南關線居民過半年節的影像,和社大合作深入社區與民眾一同過半年節。
保存習俗有個關鍵—執行者,習俗需有人持續執行才能存續。社大自2016年起便會到社區與民眾一同過節食圓仔,而在這場活動中,社區三代同聚一堂,一起搓湯圓吃湯圓,除認識半年節和凝聚居民情感,更重要的是,將這項習俗傳承至後代,讓這份過年節和吃半年圓的記憶流傳下去。
這次活動除了和社區共創回憶外,也一同回溯社區歷史和故事。社大田調班級與民眾分享他們在社區調查和訪談耆老所採集到的媽廟生活記憶,展示了老照片,揭開鮮為人知的神明秘密,還邀請之前受訪的耆老現身與大家述說那個年代的生活,現場討論熱絡,有人因此認知到灌溉媽廟農田的水源來自何處,也有孩子很驚訝之前爸爸媽媽或阿公阿嬤會偷抽甘蔗,還會用黃麻擦屁股(這是現代的他們無法想像的生活呢)
社區長者陸續逝世,意味著許多記憶將隨之消失,社大希望於社區進行田調能盡量協助社區保存老一輩的生活記憶和社區的發展脈絡,然後透過這場分享會,使這些記憶和故事能擴散到不同世代,甚至展開不同世代間的對話交流。
感謝媽廟里長和新媽廟社區發展協會的協助和支持,讓這場活動順利、圓滿
學期末,吳昱錚老師帶著班級前進社區,帶領民眾玩轉金屬線,創作專屬自己的飾品
學員們化身小助教,協助民眾應用技法,使用工具,將金屬線又彎又折,又纏又繞,固定珠材,最後完成一枚時尚的戒指。在過程中感受金屬線(條)豐富的變化,享受手作帶來的幸福感與成就感
如果你也想嘗試親手作飾品,歡迎來報名下學期【新飾覺手作金屬線編織設計】